主流级别的新方案,ACER宏碁FA100 1TB固态硬盘开箱试玩

转载自太平洋电脑网专业评测, 10/19/2021

对于主流级固态硬盘来说,我想不少老玩家都非常熟悉群联/SMI/马牌的方案了,这类相同方案下产品性能大同小异,不同厂家之间最大差异大概就是固件的调试了;最近管家入手了来自宏碁ACER的FA100固态硬盘1TB版本,最大特点是其采用市场上少见的英韧主控方案,在这里管家做个开箱试玩分享一下。


FA100固态硬盘1TB


开箱部分


相比管家之前试玩的GM系列固态硬盘,宏碁ACER FA100 1TB版(下文简称“FA100 1TB”)的包装以翠绿色和白色为主,包装风格简明扼要,远看包装会给人一种某牌绿盘的错觉。


ACER FA100 1TB版


包装正面


FA100包装正面


PCIE3.0 X4


PCIE3.0 X4


5年质保


宏碁FA100 5年质保


本次入手为1TB版本


1TB版本


包装背面


在性能指标参数方面,FA100 1TB的标称随机读取为3300MB/s,随机写入则为2700MB/s,在性能参数上接近PCIE3.0高端定位的2262方案。


FA100 1TB包装背面


具体性能参数


FA100具体性能参数


相关认证支持


FA100相关认证支持


全套附件一览


和大多数固态硬盘产品一样,除了基本箱说和固态硬盘本体外,仅附赠了一颗方便安装的M2螺丝,考虑到固态硬盘本身上手即可使用的特性,也算是该有的都有了。


产品细节


和之前GM系列一样,FA100 1TB使用了黑色雾面PCB设计,其中正面为产品标识贴纸,背面为带ACER LOGO的散热贴,相比常见的固态硬盘PCB而言,FA100 1TB的边角非常圆润,这在M2固态硬盘设备中较为少见的,造型上拥有较高辨识度。


黑色雾面PCB设计


FA100 1TB正面


FA100 1TB正面


使用支持PCIE X4的M KEY接口


支持PCIE X4的M KEY接口


圆润的PCB边角较为特别


PCB边角


中国制造


FA100 1TB固态硬盘


PCB背面散热帖


PCB背面散热帖


PCB生产日期为21年11周


卸除标识贴纸后,我们可以看到,FA100 1TB使用单面打料设计,PCB正面包含一颗来自英韧INNOGRIT的IG5216主控以及4颗NAND闪存颗粒,这一方案在市面上相当少见,实际性能测试表现让人好奇。


NAND闪存颗粒


清理正面标签贴纸


清理正面标签贴纸


好吧,这样看就清晰一点了


主控芯片方面,英韧IG5216是一款支持PCIE3.0 X4和NVMe1.4协议的固态硬盘主控,最大支持容量为2TB,主控本身又名“Shasta+”,方案本身无板载缓存,使用HMB技术;主控具备4条NAND通道,可搭配SLC、MLC、TLC以及QLC颗粒组建成品方案,标称最高性能为随机读取3400MB/s+随机写入3000MB/s;对比同期主控,其节能特性是一个亮点,标称功耗峰值为1.35W。


NVMe1.4协议固态硬盘主控


英韧INNOGRIT IG5216主控


英韧INNOGRIT IG5216主控


IG5216主控官方简介


IG5216主控官方简介


主要功能一览


1TB固态硬盘


具体指标参数


在闪存NAND方面,FA100 1TB采用4颗自封颗粒BW29F2T08EMLEE,颗粒类型为3D NAND,从实际上机查询FLASH ID得知,该颗粒为BIWIN自封的镁光176层3D TLC颗粒(B47R),根据FA100 1TB规格信息,1TB版本下写入寿命上限为600TBW,符合其定位。


FA100 1TB


BIWIN自封颗粒


BIWIN自封颗粒


颗粒为镁光3D NAND 176层TLC


颗粒为镁光3D NAND 176层TLC


安装管家自备的散热片


宏碁FA100 1TB


上机测试~


基准性能测试


一如既往的,测试平台选择5800X+X570 CARBON,BIOS更新至AGESA 1.2.0.0的正式版,关闭PBO+锁CPU频率1.25v 4.5Ghz,内存手动超至3800MHz CL18-22-22-42/FCLK1900;FA100 1TB固态硬盘安装至直连CPU的第一条M.2槽。


FA100基准性能测试


BIOS截图


在CrystalDiskInfo软件界面中可以看到,管家手上这块FA100 1TB具体型号为Acer SSD FA100 1TB,固件版本为1.1.R.2Z,固态硬盘本身支持NVME 1.4协议和S.M.A.R.T.、TRIM和volatile write cache等,而传输模式正常在PCIE 3.0 x4。


CrystalDiskInfo软件界面


CrystalDiskInfo信息截图


在CrystalDiskMark 1GB跑分项目上,FA100 1TB的随机读写超过了官方标称的3300MB/s和2700MB/s,达到了3410,31MB/s和2823.61MB/s,4K部分则达到了65.73MB/s;64G测试方面,随机读写为3408.93MB/s和2806.16MB/s,基本和1G保持一致,而4K成绩则有轻微下降,为60.23MB/s,整体表现还算不错。


CrystalDiskInfo信息截图


CrystalDiskMark 1GB成绩


CrystalDiskMark 1GB成绩


CrystalDiskMark 64GB成绩


和之前测试情况一样,AS SSD Benchmark跑分相对于CrystalDiskMark会略微偏低,FA100 1TB也不例外,FA100 1TB在1GB项目中取得4276总分,其中连续读取3017.34MB/s,连续写入2495.83MB/s,4K读取59.47MB/s;而在10GB和1GB下成绩几乎没区别,均没出现掉速。


CrystalDiskMark 64GB成绩


AS SSD Benchmark 1GB成绩


AS SSD Benchmark 1GB成绩


AS SSD Benchmark 10GB成绩


考虑到Anvils Storage Utilities的算法更新情况,成绩表现只能说是“仅供参考”了,因为这软件在英韧诞生之前就没更新了。


AS SSD Benchmark 10GB成绩


Anvils Storage Utilities成绩


到了TxBENCH0.98b,FA100 1TB顺序读取达到了3127.195MB/s,顺序写入则超过标称到达2795.300MB/s,而4K部分性能则为62.442MB/s,相较于AS SSD Benchmark略高,而比起CDM成绩又略低一点。


Anvils Storage Utilities成绩


TxBENCH成绩


SLC Cache大小&全盘写入测试


这算是老生常谈的了,在本次SLC Cache测试中,管家在测试前对固态硬盘进行删除分区并安全擦除,再在RAW模式下执行TxBENCH高级测试中的全盘写入。


TxBENCH成绩


TxBENCH0.98b全盘写入


TxBENCH0.98b全盘写入


写入速度/时间折线图


写入速度/时间折线图


全盘写入中SLC cache耗尽位置


全盘写入中SLC cache耗尽位置


实际SLC cache空间为200~205G


实际SLC cache空间为200~205G


TLC NAND耗尽进入GC阶段位置


TLC NAND耗尽进入GC阶段位置


在执行全盘写入过程中,FA100 1TB在开始后1分17秒内一直维持在2800~2900MB/s写入速度,当到达1分17秒后SLC cache区间耗尽,此时写入量为221350000000bytes,换算后得出结果是:FA100 1TB的SLC cache大小约为205G;当SLC cache耗尽进入TLC NAND区间后,速度会保持在1000MB/s附近直到8分06秒,此时写入总量为590G,之后固态硬盘TLC NAND区间耗尽进入GC阶段,写入速度降低至于250~300MB/s,这点上和群联类似。


总体来说,FA100 1TB的固件策略相比常见的SMI方案和群联方案来说,拥有更大的SLC cache区间,在日常大文件写入中不会出现明显降速问题,体验更好一些;而在单次巨大写入量的情况下(比如先前的种田挖矿),则会触发GC机制。


温度测试


固态硬盘的温度表现直接影响着设备的稳定性,按照之前的惯例,通过CrystalDiskInfo进行温度监控,对比待机、TxBENCH执行全盘写入以及CrystalDiskMark 64GB跑分的温度进行截图,测试时间为广东9月下旬,室温30度左右。


CrystalDiskInfo温度测试


CrystalDiskMark 64GB跑分时57度


CrystalDiskMark 64GB跑分


TxBENCH执行全盘写入10分钟59度


TxBENCH执行全盘写入


测试结束待机10分钟46度


在加装散热片情况下下,经过10分钟全盘写入温度稳定在59度,CrystalDiskMark 64GB跑分中温度则为57度,测试结束关闭所有程序静置待机10分钟后稳定在45~46度;管家认为,FA100 1TB的温度表现相比2262EN要略高1~2度,整体表现符合预期,建议配备散热片使用。


总结:PCIE3.0主流产品的新方案


PCIE3.0主流产品的新方案


在本次测试中,宏碁ACER FA100 1TB固态硬盘表现是颇有特色的,来自英韧INNOGRIT的IG5216主控方案搭配自封镁光176层3D TLC颗粒,理论性能比肩PCIE3.0旗舰;5年质保和600TBW写入寿命,面对系统盘和游戏盘需求游刃有余;200~205G的SLC cahce相较其他主控方案拥有更多高速空间;温度表现略比2262EN方案高,建议配备散热片以保证其工作可靠性。